洛汐晨

我们总是活在梦里,即使知道是梦,也不会醒来。

【影评】《深海》——把沉重的现实深埋进瑰丽的梦境

*趁着过年去看了《深海》,抑制不住写影评的冲动所以决定写一下

*个人主观性较强,涉及大量剧透,做好准备再点进来

*如果觉着以上都能接受,那么请往下滑

*全文四千字,成稿时间2023.1.28下午,图片来自官博

*以下正文

----------


我不是一个喜欢在观影前做准备或查资料的人, 很多时候要看哪部电影也是在电影院临时决定。因此在观看之初,我对这部电影一无所知,无知到甚至在电影播放后才知道这是一部动画电影。


从我所在的城市来看,相比于其他的大热春节档电影,《深海》的排片其实非常少。而且大多数时候都不是什么好时间。比如我去的影院,大年初四一天只有两场排片,一场在早上八点多,一场在午饭时间11:25,我选择了后者。


当我拿着斥五块钱“巨资”买的3D眼镜坐在座位上时,发现本就不大的放映厅上座率堪堪一半。然而电影快要结束时,就是在这间小小的放映厅,却出现了我很少见到的一个场景。屏幕上打着“散场了,快醒醒”,影厅中却几乎听不到吵闹和收拾东西的声音,许多人选择坐在原地,久久不愿意离开,直到片尾曲完全结束。我知道他们和我一样,依旧在回味着那个瑰丽的梦境。


在观影过后,我也找过一些关于这部电影的评价,说实话我有点吃惊,虽然知道众口难调,但也没想到是这样褒贬不一,我有做一个简单的思考,其中原因我会在后续文字中说说我的看法。


与其说这是一篇影评,倒不如说是我作为一个观影者最直观的感受。我会分为三个部分来给大家讲述。首先会说它带给我最直观的震撼与极致的美,其次是电影中一些关于意识流与隐晦表达手法的运用,最后是整篇电影最为重要的剧情部分与人物塑造以及它的结局和主题内核。


内容会涉及剧透,所以最好是在观影之后再来看。


一 极致的美


这部电影不长,只有112分钟。


电影的开头是一段引入。用很短的时间就将女主的性格和经历交代完成,看到10010发来生日祝福短信的那一刻,我的心揪了起来。它告诉我一个残酷的事实,有时候忽视比针对和漠视更难以接受,因为很多情况下忽视往往是下意识的行为。对于女主参宿来说,从家人到陌生人,所有人都在忽视她,连她自己都在逐渐忽视自己的感受。


引入结束后,我以为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小女孩日常经历与家庭矛盾的时候,下一刻我却被片头深深震撼到了。从沉重狭窄的现实,一瞬跳跃到另一个广阔的世界,每一个画面都是艺术的享受。


因此,在引入结束片头出现的那一刻,我便意识到——这是我看过最具有艺术美感的动画作品之一。


不仅在于影片宏大的场面,更吸引我的是它与传统中国色彩搭配不太一样的高饱和度配色与传统中国水墨艺术表现手法的结合。说实话,我已经很久没有看过3D电影了,我原以为这种手法如今已经在逐渐随时代发展淡出我们的视野,但是这部电影却让我重新拾起了对3D电影魅力的肯定。仅仅是身临其境观看一幕幕画面,就已经是一种美的享受,把抽象的名词用感官体验落于实处。


但是画面仅仅是构成这部电影艺术美感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它的配乐、剧情表达手法,以及我下一部分要说的意识流与隐晦的叙述手法。


就像我题目说的那样,在这些手法的加持下,五彩斑斓的世界构成了一个瑰丽的梦境。让我清晰意识到,比起文字,电影作品多了一重从视觉切入却又不仅仅停留在视觉上的美学享受。


我其实看过不少动画电影,观看到某些情节时,往往会感叹特效不错。但是看《深海》的时候,我却从来不会刻意去想它的特效是怎么样的,有的时候看到一些画面甚至意识不到它用到了特效。它呈现出来的不是激烈的打斗画面,而是用特效构建出一个宏大的幻想世界,我们随主角一同置身其中,让其成为了表达剧情和主题的一部分。


个人认为,仅以上这些,就值回票价。


二 意识流和隐晦


偶尔刷到一句网友评论,大致意思如下:当代人习惯了如小说一般的观影节奏,而《深海》却更类似散文。


不得不说,在我看来这是对这部影片最好的阐述之一。


在我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认知里,“意识流”这个词并不完全是褒义的。就拿写作来说,很多时候如果一个人没有办法自如安排叙事节奏,或者笔力欠缺逻辑性,让人理解困难时,便会用加入大段似是而非的描写,继而用意识流作为借口。但是我知道真正的意识流并不是这样的,这部电影也更加证实了这一点。


影片中运用很多隐晦与暗示的手法,并不是平铺直叙讲述故事,而是在许多细节之处埋下伏笔,当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谜团渐渐解开时,就会发现梦境里的大多数事物都是来自现实的影射与夸大,这也正是我们大多数人对梦境的印象。


这种用长时间铺垫的,分散细腻的叙述手法,与散文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震撼,而是在心底逐渐渗透与交融。


这种叙事方式我觉得有一点点类似于《你好,李焕英》。都是在前面用很大的篇幅做铺垫,埋伏笔,直到最后迎来一个反转。基本上在电影还剩20分钟的时候,我已经我已经差不多能猜出来之后的剧情了,但我仍然坐在那里泣不成声。


不得不承认,当一切的伪装都揭开来的时候,当你发现梦境只是梦境的时候,当你看到梦境和现实交织之后,迎来了一个最不想见到的结局的时候,那一瞬间真的是非常非常的难过,非常非常的就想就此停留,不想再回归所谓的现实。


我想,这就是这部电影“后劲大”的一个原因。

我不是在对这部电影做解读,如果对影片中前后对应,隐喻暗示的具体内容有兴趣的话,网上有很多解析可以观看,也足以体现出制作制作组的用心,每一个微小的设定都有着独特的含义。


但是有一点我需要说明,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比较适合同理心较强,共情力较强,能被电影的画面和情节带入进去的人去看。如果你以一个审视的态度和挑毛病的心态去看这部电影的话,可能没有办法达到所谓预期的效果。它的个人化色彩非常浓,需要将情绪带入后慢慢体会。


如果看到这里你还没有疲惫的话,便和我一起聊聊这部影片我最想说的点——人物、剧情、主题。


三 人物、剧情和主题


如果《深海》只是一部富有艺术美感的电影,还不足以让我这么震撼。就我自己而言,一部电影最关注的永远都是人物和剧情。


影片主要人物是女主参宿和男主南河。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不完美但足够真实。电影用非常多触动我的小细节来塑造女主性格。她自卑敏感,比起语言表达,更多的时候她会选择沉默,小声道歉或者远离逃避。过去经历让她比同龄人思考更多事情,她会想“这样说会不会不好?”“别人会不会不喜欢我,我会不会又犯错?之后会不会导致不好的结果?”


在表达情绪之前她一定先会进行思考,经常勉为其难地笑,经常小小声地哭,哭也不敢流太多眼泪,缩成一团尽量不打扰他人。明明心里还是很悲伤,在受到安慰的时候却还是会勉强自己笑出来。


她不是常见的热血主角,没有坚定的信念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当她得知丧气鬼是自己找来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我要打败它,我要高兴起来,我要想办法”,而是“都怪我,都是我的错”。


有人说以此为由说这部电影致郁,说它不够积极,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奢求一个没有被善意对待的孩子拥有一腔热血和正能量呢?为什么说乐观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因为乐观的人本就不多,而且这种品质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培养。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悲伤的情绪往往更容易被感知,并且更加不容易被排解。而快乐的情绪则恰好相反,它往往只会带来一瞬间的感情波动,很容易被另外的事情分散,好像清水中多了一粒沙。


关于电影的结局,与其说它是一个完美的He结局,我倒觉得它偏向的是Te,甚至有些Be的成分在里面。这一点,在我过去看过的电影中很少出现。


说白了就是三个字“梦醒了”。


它并不是一部非常适合出现在春节档的合家欢电影,却带给我们很多思考的空间。对于我而言,我会思考这样的结局真的足够好吗?我不觉得女主的父亲与后妈会因为这一次的自杀未遂做出足够改变,压抑的环境不会消失,更多的只有女主自己的释然。如果做一个假设,是不是女主没有活下来,依旧沉浸在梦境中,按照南河对深海号未来的设想,做那个最自由的自己才是最好的结局呢?


但是换个角度想,正是因为现实的不完美以及结局的不完美,才让我对这部电影刮目相看。包括结尾女主长大的一幕以及片尾的简笔画,都只有一个目的:告诉我们梦醒了,我们终究还是要回到现实。梦境不是我们逃避的理由,它给予我们方向,只不过在这部电影中回到现实的代价是另一个人的生命。很多时候没有谁对谁错,但童年受到的创伤,确实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治愈。


心理问题在中国本来就是一个既容易被忽视又很敏感的问题,很多时候人们不敢直面地去讨论它,只好找个理由有意识忽视它,或者责怪他人的承受能力却不在意问题产生的源头。


这本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妙就妙在这部电影用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手法把这个沉重的现实埋进了一个非常瑰丽的梦境中。用幻想的方式呈现了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世界,并且告诉我们,即使梦境是美好的,但是梦境中被放大的不仅仅是好的部分,还有更多不好的部分。包括深海号遇到的危机,女主招来的丧气鬼,以及用头发和眼睛构成的海精灵。现实中“隐形”的危险在梦境中得以具现化。


不仅仅是心理问题,这部电影同样也映射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为别人而活,就像女主一样。


做事情的时候,首先会考虑别人。他们会怎么想这件事情,他们是不是也做了这件事情,我做这件事情会不会被他们嘲笑,会不会不合群,会不会被当成笑话。因此我不敢放肆地表达我自己,不敢放肆笑,不敢放肆哭,不敢放肆宣泄自己的情绪。


那么,什么时间是留给自己的呢?这个问题或许我们可以在男主身上得到解答。


他对女主说想笑的时候笑,不想笑的时候可以不笑,就像他一样。


我的第一反应是男主应该是一个活得非常自我非常放肆的人,他的性格可能不太讨喜,但是他活的是快乐的。但是,当我仔细会想时,却会考虑另一个问题。


为什么把他的形象设定为一个小丑呢?


小丑大多是为了让别人欢笑而存在的,他治愈了女主,却没有治愈自己。在他跟女主说那些话的时候,何尝又不是在对自己说呢?他的生活并非是一帆风顺,可能恰恰相反,被金钱和经历磨平了棱角之后,他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对一个小女孩说“希望你可以放肆活着”呢?


当代的大多数电影都是用一个“美好”的结局让人遐想,让人自我感动。又或者起一个“教育”的作用,用主角的美好品质告诉你要如何做,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却不考虑我们当下的成长环境。


在这种正能量弘扬的衬托下,这部电影就显得非常的“离经叛道”了。它是我看到的第一部告诉我们,“你可以不用那么勉强自己,可以任性,可以不那么听话,可以活出自己方式”的电影。


它在一个不怎么合适的时间,用一个不容易被大众接受的方式,随一个不完美孩童的视角,以动画的形式和隐晦的叙事手法,献上了一场足以惊艳到我的艺术表演,然后告知了我一个不符合普遍认知的主题,让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以至于在写影评时仍然泣不成声。


这就是《深海》。


评论(2)

热度(53)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